首页 > 使用教程 > 电吉他 >

干琴音轨也可以转录换音色!浅谈吉他 Re-amp 录音技巧

偷腥猫 ┊ 2016-07-26

收藏 (1)喜欢 (0)

          Re-amp 是一种在过去15年内逐渐流行的新兴录制技术,随着数字音频的高速发展,这种方便的做法越来越走入家庭录音吉他手的视野之中。在数字录制平台软件上,你也许已经尝到了录制干琴声后,又随意更改软效果器插件以改变音色的甜头,可是当我们进行实体硬件录制时, 又应该怎么进行 Re-amp 呢?今天滚水网为你带来这篇 Re-amp 技术的简单介绍,希望你能够从中有所斩获。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原始信号(也就是适合用于插入音箱输入口的信号)是高阻抗、非平衡、乐器 instrument 电平的信号,当录制进储存设备时,它就变成了一段音频文件,而用声卡等硬件将其重新播出时,它们将输出的适配其他功放或调音台的低阻抗、平衡/非平衡、线路 Line 电平信号,因此,如果直接用这种信号来输送给音箱输入,其将非常容易使音箱输入过载并且难以产生原吉他直插音箱所得的效果。
 

         因此我们 Re-amp重点需要将录制机重播的信号进行转化,变回乐器原始输出一类型的信号(乐器电平、高阻抗、非平衡)

 

         不懂的咱们来看看这个图,看过就明白怎么肥事了:

干琴音轨也可以转录换音色!这期介绍一下 Re-amp 技术

         在 Re-amp 被创造出来之前,乐手是通过话筒收取箱体出声来进行录音的。当混音师处理这些已经录制好的音频信号时,如果发现录制时有话筒摆放、音箱状态、或是音箱选错之类的问题,录制的内容是无可更改的,如果不满意就又必须重新进入繁琐的录音环节。而如果使用 Re-amp 技术的话,只需要直接循环播放预先录好的干琴声,然后过去调整音箱、话筒摆放等等因素,即可直接单人完成录制,也就无需再将吉他手请过来重录。

 

         如今,这种方式除了用于重做录制以外,还能够进行脱离吉他的效果器音色调节,例如在 Line 6 POD HD500X 中,将循环录制器 Looper 的位置置于链条最前方(下图的 PRE 图标位置),录制音频后即可放下吉他,安心调节效果器:

干琴音轨也可以转录换音色!这期介绍一下 Re-amp 技术

 

         此时,录制的音频会先于所有效果链,在循环播放的过程中如果你调节效果链条,则最终监听到的信号也能够同时产生变化,就像 Re-amp 那样子。

 

         而在下文中我会为你带来一些 Re-amp 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增益调整

 

         就如同上面说到的,声卡所输出的信号属性已经是与乐器的原始信号有了很大的不同了,因此你会需要一样重要的 Re-amp 专用设备: Re-amp Box 。一个专业的 Re-amp Box 可以将巨大的线路 Line 电平信号重新转换回乐器电平,并且将其阻抗重新变高,使你可以将预先录制的干琴音频文件灌回到音箱/效果器的乐器输入口中并准确发声。

 

音频相对相位

 

         如果你有将干琴信号原声音轨与re-amp重录制后的音轨的使用需求的话(例如贝斯的干湿混合做法,通常干琴轨被用于补足总体的低频下限部分),它们的相对相位便成为了音色塑造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比反相开关更好玩的做法,马上来看看:

         1. 调整扬声器-麦克风收音距离。对于大部分信号来说,试着将麦克风后移,并将其始终对好拾音器所在的轴线,会使音色发生明显的音色变化。这种做法在调整含有复杂中频谐波的信号时效果尤为明显。
 

         2. 使用相位对准工具,例如 Little Labs 的 IBP 工具,将它作为re-amp适配器,或置于收音麦克风放大器之后,来直接将相对相位进行相位校正。这种方式适合一些不太方便移动麦克风位置的情况。

 

         虽然说了那么多相位调整的办法,但请注意这些办法也只是一种音色改变的手段,说不定没有调整之前声音还会更好听呢,所以带着你的主观听感去进行实验吧,没有什么所谓的“必做流程”。

 

Re-amp 以后,原来的音频信号还要用吗?

 

         在 Re-amp 过后,有时候你会发现原音色的录制和 Re-amp 后的录制竟其实各有其独特风味,然而将其直接置入混音时又不能很好地融合起来,弃之又非常可惜。在这种情形下其实你并不需要非得进行二选一,通过一些 EQ 上的交叉渐变处理,能够使它们不同频率上的音色特点得以最大限度共存。

         对于一些音色颗粒感强的贝斯音色来说,其非常适合使用这种交叉渐变的音色结合技术,我在这里举例一下我的个人混制经验,希望能给你在 Re-amp 多音轨的处理上提供一些制作思路:

 

         1. 将贝斯的干琴音轨中置于混音中,使低频下限得以补足,令整体声音更加丰满;
 

         2. 然后再通过该干琴音轨做 Re-amp ,从贝斯音箱调节得一个过载型贝斯音色,并为其轨道挂载一个高通滤波器(一般我会挂在300-500Hz左右的频点,并且其位置置于进入音箱前,但你也可以按照声音出来的效果随意进行调整);
 

         3. 最后摆放话筒至扬声器正轴上,录制一段音频,而后再在离轴的其他位置也多作录制。

 

         这样的设置能够令你得到强而清晰集中的低频,同时,在低中频部分也会展现出独特而丰富的失真元素。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滚水网 imus.cn

推荐购买渠道

全部评论

最新评论